9月7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赵鲁涛教授应贵州大学邀请,通过腾讯会议(会议号:438641495)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智慧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贵州大学教师工作处唐颖副处长主持,邀请人丘小玲教授出席,吸引了众多师生线上参与。

赵鲁涛教授从AI助课、助学、助教、助评四个核心维度,系统阐述了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并分享了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
在AI助课方面,赵教授指出AI可自动生成教学案例、动画及测验题目,显著提升备课效率与课程质量。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线上基础知识传授与线下研讨探究,既满足个性化学习,也强化了教学成效。数字人技术的引入,则进一步方便课程更新,提升线上学习的沉浸感。
AI助教通过公众号集成答疑服务,依托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库,实现学习资源的智能推荐,突破传统答疑的时空限制。以“红包实验”为代表的问题图谱应用,更能引导学生开展跨章节学习,拓展认知维度和深度。
在AI助评环节,系统通过案例报告自动评分结合生生互评机制,依托多维度指标实现更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
赵教授还从内容重构与方法创新等角度,探讨了AI推动教学改革的潜力,并倡议共建共享知识图谱资源,推进AI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加速教学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赵鲁涛教授的报告为智慧课程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与前瞻视野,激发了与会师生对AI赋能教育改革的广泛思考和热烈讨论。
图文:丘小玲
一审:肖宜祯
二审:相燕
三审:于松